北京時間11月17日,2025-2026賽季CBA常規賽進行改革,比賽時間變為每節10分鐘。為給本土球員增加比賽鍛煉機會,如今CBA推出新規增加CBA潛力賽,分別上下半場各5分鐘,加時采取金球致勝,只能是非首發國內球員參賽,其中CBA潛力賽成績特定情況下將影響到CBA常規賽的排名。

在中國籃球近些年持續陷入低谷,尤其是在中國男籃連續參加9屆奧運會后,過去兩屆奧運會連續無緣入圍,且巴黎奧運會中國女籃也是止步小組賽,對于中國籃球是重創。
如今為幫助中國籃球接軌國際,新賽季的CBA常規賽進行改革,從每節12分鐘縮減到每節10分鐘,每場比賽時間從48分鐘縮減到40分鐘(不包含加時賽情況)。如此改革,自然是為了讓國內球員更加適應國際比賽的節奏,但同時也會減少國內本土球員的登場時間。

如今CBA新賽季將增加CBA潛力賽,以下是官方文件具體比賽規則:
一、CBA潛力賽辦法:
20支CBA聯賽參賽球隊參照《2025-2026賽季CBA聯賽競賽日程表》(僅涉及CBA聯賽常規賽階段,具體比賽場次用“★”備注)安排進行的主客場制單循環的5人制比賽。每支球隊進行19場比賽(9或10個主場、10或9個客場)。
CBA潛力賽時間及地點:當場CBA聯賽常規賽比賽結束8分鐘后,在CBA聯賽比賽同一比賽場地進行。
二、CBA潛力賽特殊競賽規則:
(一)采用2×5分鐘的比賽方式,即CBA潛力賽分為上、下半場,每半場5分鐘;
(二)上、下半場之間休息2分鐘;
(三)若比賽在常規時間內戰平,則進行“金球致勝”辦法,即比賽兩支球隊重新中圈跳球,率先獲得2分或2分以上的球隊為本場比賽勝者;常規時間與金球致勝期之間無休息期;
(四)比賽暫停:每隊每半場僅允許申請一次30秒暫停,且比賽暫停僅允許由場上球員申請;未使用的暫停視為放棄;金球致勝期不設置暫停;
1.死球期間:
擁有擲球入界或罰球權隊的場上隊員,可用清晰的口語或規定的手勢向就近的裁判員提出暫停請求,記錄臺宣告員在收到暫停請求后,應立即鳴笛發出信號;暫停的手勢統一為:雙手觸肩。
2.活球期間:
只有控制活球的隊員,可以向就近的臨場裁判員用清晰的口語或單手觸肩的手勢提出暫停請求。
(五)比賽中產生的TUD及TUD數量累計與CBA聯賽不發生關聯;
(六)比賽裝備及比賽用球:同CBA聯賽要求;
(七)其他競賽規則采用中國籃協審定的最新的國際籃聯《籃球規則》和《籃球規則解釋》。

三、CBA潛力賽參賽人員
(一)球員須在2025-2026賽季CBA聯賽國內球員注冊期及交易窗口期完成注冊,且通過體能測試(含港澳臺球員);
(二)各球隊參加CBA潛力賽的球員,應為CBA聯賽當場比賽報名參賽的非首發國內球員;
(三)額外參賽球員規則:各球隊可最多增加2名CBA聯賽非當場比賽報名的國內球員參加CBA潛力賽,但該規則只有在客隊選擇使用額外參賽球員時才適用于主隊,主隊不得單獨使用額外
參賽球員規則;
(四)外籍球員不得參賽;
(五)如某球隊符合CBA潛力賽參賽資格的球員在CBA聯賽當場比賽中受傷下場、且后續再無上場時間記錄的;或因TUD犯規被取消該場CBA聯賽當場比賽資格(不包括因個人犯規累計滿5次的球員),導致該場CBA潛力賽參賽人員不滿5名時,則可補充該隊CBA聯賽當場比賽國內首發球員,受傷(或罰出)1人可補充1人參賽,以此類推,直至CBA潛力賽報名參賽人員達到5名,同時,對手球隊有權更改同等(或少于)數量的國內首發球員參賽;
(六)如某球隊球員因傷病、停賽等原因,導致某場CBA聯賽比賽報名參賽國內球員總人數少于6名時,則可補充該隊CBA聯賽當場比賽國內首發球員參賽,直至CBA潛力賽報名參賽人員達到5名,對手球隊有權更改同等(或少于)數量的國內首發球員參賽;
(七)如一名教練員或球員本場CBA聯賽比賽因紀律準則處罰或TUD累積而處于禁賽狀態,則不具備參加當場CBA潛力賽的參賽資格;
(八)臨場教練可由球隊CBA聯賽助理教練員擔任。
四、比賽名單提交
(一)雙方球隊必須在本場CBA聯賽比賽中場休息結束前4分鐘內,向記錄臺提交本場CBA潛力賽的球員名單,參賽球員不超過9名球員、不少于5名球員;
(二)當某球隊出現須由國內首發球員補充參賽的情況,則須在CBA聯賽該場比賽結束后1分鐘內向記錄臺提交更換申請,并通知參賽對手確認是否進行人員更換;
(三)如某球隊因傷病等原因,賽前比賽球員人數不足5人則視為棄權。
五、CBA 潛力賽排名辦法
(一)按照球隊比賽積分排列總名次,勝1場積2分,負1場(包括比賽中因缺少隊員告負)積1分。如某隊比賽因棄權告負,第一次比分計0:20(或 20:0)、積0分(對手積2分);第二次則該球隊將被取消本賽季比賽資格,并且該隊本賽季所有比賽的結果都視為無效(包括CBA聯賽);
(二)如兩支球隊或多支球隊比賽積分相同,則相關球隊CBA潛力賽最終名次以并列形式體現。
此外,CBA潛力賽的成績將在如下情況中影響到常規賽的排名:
(1)如兩隊積分相同,則以兩隊CBA聯賽常規賽中相互之間勝負場次排定名次,勝場多者名次列前;如再相同,則以“CBA潛力賽”中兩隊的積分排定名次,積分高者列前;若再相同,則以兩隊CBA聯賽常規賽中相互之間得失分率排定名次,得失分率高者名次列前;若再相同,則以 CBA聯賽常規賽所有比賽總得失分率排定名次,得失分率高者名次列前。
(2)如三隊或三隊以上積分相同,則首先以這些球隊CBA聯賽常規賽中相互間的勝場率排定名次,勝場率高者名次列前;如再相同,則以“CBA 潛力賽”中這些球隊積分排定名次,積分高者列前;如再相同,再以其CBA聯賽常規賽中相互間的得失分率排定名次,得失分率高者名次列前;若再相同,則以CBA聯賽常規賽所有比賽總得失分率排定名次,得失分率高者名次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