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11月17日,據相關報道稱,新賽季CBA將出臺新規。在CBA比賽結束8分鐘后同一場地舉辦CBA潛力賽,參賽球員是非首發比賽的本土球員,外援禁止參賽。

根據官方文件披露,CBA潛力賽采用2×5分鐘的比賽方式,上下半場各5分鐘,中間休息2分鐘。若常規時間戰平,比賽將進入激動人心的 “金球致勝”環節——雙方重新中圈跳球,率先獲得2分或2分以上的球隊獲勝
潛力賽的核心在于“潛力”二字。規則明確規定,參賽球員必須是在2025-2026賽季CBA聯賽完成注冊的國內球員(含港澳臺球員),且僅限非首發球員參加,外籍球員被嚴格排除在潛力賽之外。為確保比賽公平,規則還包含一項特殊條款:各隊可最多增加2名非當場比賽報名的國內球員參加潛力賽,但這一規則只有在客隊選擇使用額外參賽球員時,主隊才能使用。

潛力賽并非表演賽,其成績將直接關系到球隊的常規賽排名。根據官方文件,當兩隊或多隊積分相同時,潛力賽的成績將作為排名的重要依據。
具體來說,如果兩隊常規賽積分相同,先比較相互戰績;若仍然持平,則比較兩隊潛力賽的積分,積分高者排名靠前。這一設計讓潛力賽不再是無關緊要的附加賽,而是真正融入CBA競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確保球隊和球員都會認真對待每一分鐘的比賽。

CBA推出潛力賽并非偶然。新賽季,CBA常規賽已從每節12分鐘縮減為10分鐘,比賽總時間從48分鐘減少到40分鐘。這一變化雖然是為了讓國內球員更好適應國際比賽節奏,但客觀上減少了球員的總出場時間。潛力賽的引入,正好彌補了國內球員,特別是替補球員比賽時間的減少,并積累他們的比賽經驗。
對于這個新規,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