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CBA期間,楊瀚森更多是以防守為主,在新秀賽季當選最佳防守球員后,他在自己的第二個賽季又以場均2.6次蓋帽當選聯(lián)賽蓋帽王。如今到了NBA,楊瀚森的防守反倒是成為了軟肋,進攻端則是自己更加依賴的東西。

在開拓者以95比122慘敗雷霆的比賽,楊瀚森出戰(zhàn)17分鐘,雖然拿到8分4籃板3助攻,但11次出手僅命中3球,三分球6中1,且在防守端,基本上成為了雷霆的”提款機”。很多時候,楊瀚森在防守時手都不伸,其緩慢的腳步移動,在NBA這種注重快速攻防轉(zhuǎn)換的舞臺,確實會限制他在防守端的積極性。

現(xiàn)階段的楊瀚森,雖然個人實力能夠在NBA打上球,但想要成為球隊的主力輪換,他在體力和防守端積極性方面,確實需要提高。近4場比賽,他有三場都獲得了上場機會,但這都是建立在近期混音隊沒有比賽且開拓者內(nèi)線遭遇傷病潮的前提下。

相信教練組看到楊瀚森這幾場的表現(xiàn),應該會對他進行重新評估,不過對于現(xiàn)階段的楊瀚森而言,在發(fā)展聯(lián)盟多打比賽,確實要比在開拓者獲得零星的上場時間更有鍛煉價值。楊瀚森必須要清楚,作為一個16號秀并不是為了成為一名邊緣球員,如果他想要獲得更多的上場時間,就必須要在自己曾經(jīng)最擅長的防守端做出更多貢獻。

由于CBA的比賽強度和攻防節(jié)奏遠低于NBA,所以楊瀚森在當時更多都是落陣地的CBA比賽中,可以憑借自己的身體優(yōu)勢在防守端展現(xiàn)出影響力,但此番來到NBA,楊瀚森在上場時間和戰(zhàn)術(shù)地位都大幅下滑的情況下,要想真正立足,除了需要改善自己在防守端的一些陋習,同時也要去加強自己的進攻穩(wěn)定性才行。

目前楊瀚森為開拓者打了8場比賽,在場均8.5分鐘的上場時間里,得到3.5分1.9籃板0.9助攻,投籃命中率為32.3%,三分球命中率為8.3%,這樣的投籃準星,對于一名中鋒球員而言,可以說是不及格的,就連主帥斯普利特也表示:“我們還沒看到楊瀚森身上所有天賦,他還在成長?!毕噍^于此前連續(xù)被DNP,在最近至少有上場時間的情況下,也希望楊瀚森能夠慢慢成長起來,未來真正在NBA站穩(wěn)腳跟。